修心佛语
全部烦恼业障原本空寂,全部因果皆如梦境,无三界可出,无菩提可求。人与非人,性相相等,大路虚旷,绝思绝虑。
莫贪短利将心昧,轮回之人皆因而;快刀切断迷魂梦,直取正心超俗尘。
离俗家与落发相应,去业障与道人相应,去习气与时间相应,去烦恼与清净相应,此数相应,尽管觉得,不如不相应好。
不悟赋性,即佛是众生,一念悟时,众生是佛故万心尽在自心应从自心中顿见真如。
若彻悟此心,原本清净,元无烦恼,无漏智性,本自具足,此心即佛,究竟无异。
未生前原本面目,死了烧了什么处相见。
只愁不作佛,莫愁佛不解语是也。
悟门了当,澈见圣凡不贰,迷悟不贰,存亡涅槃不贰,有情无情不贰。
不睹恶生嫌,不观善劝措,不舍智就愚,不抛迷就悟。
迷时师度,悟时自度,只合自性自度。听法顿中渐,悟法渐中顿,修行顿中渐,证果渐中顿。
菩提无是处,佛不得,众生亦不失菩提,但全部众生,即菩提相。
心生种种法生,心灭种种法灭。
处凡愚而不减,在贤圣而不增,住烦恼而不乱,居禅定而不寂,不断、不常、不来、不去、不在中心及表里,不生不灭,性相如如,常住不迁,名之曰道。
不生不灭者,本自无生,今亦无灭,非外道,将灭止生,以生显灭,灭犹不灭,生说不生。
于全部处不住相,彼相中不生憎爱,亦无取舍,不念利益成坏等事,清闲安静,虚融恬淡,此名一相三昧。
行住坐卧,纯一直心不动道场,真成净土,名一行三昧。
心性虚空,动态之源莫二,真如绝虑,缘计之念非殊。
惑见纷驰,穷之则仅有寂,灵源不状,见之则以千差。千差不同,高眼之名自立,一寂非异,慧眼之号斯存,理量双销,佛眼之功圆着。
学道须是铁汉,着手心头便判,直取无上菩提,全部对错莫管。
佛是众生药,病患病除,药亦无用。病(病字头里边一个 " 差 " )药除佛魔俱扫。始于此大事缘由有少分相应。
佛是众生界完事汉,众生是佛界不完事汉。
欲得一如,但佛与众生一时放下,则无了无不了。
但于事上通无事,见色闻声不必聋。
是人知得人间有为虚妄不实底道理,及至对境遇缘,猛然撞在面前,不随他去,不然被伊穿却鼻孔定也。
佛说: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,而如来藏随为色空,周遍法界。
佛说:我以妙明,不灭不生,合如来藏。而如来藏惟妙觉明,圆照法界是故于中,一为无量,无量为一。小中现大,大中现小。不动道场,遍十方界无尽虚空。
于一毫端现宝王刹,坐微尘里转大。
道,但以假名字,引导于众生。未识得破时千难万难,识得破后,有什么难易。
凡夫志量狭妄,说有难易。离相如虚空,尽契诸佛智。戒相亦如空,诱人自作持。病根不愿拔,只自弄花枝,要识病么?不是别物,仅仅个执难执易。
妄生取舍者,这个病根拔尽。存亡海里浮沉,真是无出面时。